自序品 第一卷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出于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學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時作禮,...
六祖壇經原文般若品 第二卷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凈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睆驮疲骸吧浦R!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
六祖壇經原文 決疑品 第三卷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為解說?!睅熢唬骸?..
六祖壇經原文 定慧品 第四卷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
六祖壇經原文 妙行品 第五卷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凈,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凈,人性本凈,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
六祖壇經原文 懺悔品 第六卷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于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事中起,于一切時,念念自凈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
六祖壇經原文 機緣品 第七卷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他本云,師去時,至曹侯村,住九月余。然師自言:“不經三十余日便至黃梅?!贝饲蟮乐?,豈有逗留?作去時者非...
六祖壇經原文 頓漸品 第八卷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于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眾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
六祖壇經原文護法品 第九卷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
六祖壇經原文 付囑品 第十卷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滅度后,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