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put id="mtcxz"><li id="mtcxz"><address id="mtcxz"></address></li></input>

          大悲咒快誦網
          大悲咒快誦網
          基本佛法 類品述說·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您認識佛教嗎 說吉話祥
          主頁/ 消除煩惱的方法/ 文章正文

          嗔為毒根

          導讀:此偈是說,滅掉了嗔恨,心中就得平安;滅掉了嗔恨,就不再后悔。嗔恨是煩惱毒的根源,所謂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

            嗔為毒根

            殺嗔心安穩,殺嗔心不悔;嗔為毒之根,嗔滅一切善。

            ——《大智度論卷十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義》

            此偈是說,滅掉了嗔恨,心中就得平安;滅掉了嗔恨,就不再后悔。嗔恨是煩惱毒的根源,所謂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許多人由于喜怒無常,常發脾氣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輩子的成績,很可能只因說了一句狠話而前功盡棄。

            凡夫的煩惱心有三種:貪欲、嗔恨、愚癡,這三種煩惱心當中,以嗔心表現最明顯。貪心往往可以隱藏,不易讓人發現,可是只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從面色、言辭、行動上表現出來。修行人要得心安穩安定,感到喜悅安樂,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沒有表現貪欲,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祿、權勢,也不想追求*、女色,但對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順眼。既然對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對任何人都采取對立的心態,心中豈能安定?

            嗔心滅除后就不會有后悔的心。“悔”也是懺悔、悔過。佛經中說:“一念無明起,火燒功德林。”無明是煩惱心的潛在力量,有了嗔心,會無緣無故地動怒,用語言、動作或其他方法傷人,后悔的事就來了,這時就要懺悔。

          \

            貪嗔癡稱為三毒,其中以嗔心的毒最大。因為貪心使自己煩惱重,卻不一定傷人;但嗔心一定會自傷傷人、自害害人,是雙重的罪惡,所以“嗔”是“毒之根”。

            如果能滅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當嗔心的火熄滅時,對人會生起慈悲心,會以關懷、原諒、同情的心待人;當嗔心消滅時,對一切事物的決斷,會以純客觀的智慧來處理自己的問題,分析他人的問題,化解一切麻煩的問題。所以說一旦嗔心滅,一切善法生了。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免费网站色视频日本_日本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三级18_成人免费无码婬片在线观看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1. <input id="mtcxz"><li id="mtcxz"><address id="mtcxz"></address></li></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