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學之宇宙論 第二節 三千大千世界下從地獄,上至色界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 處名一世界。即以須彌山為中心,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禪為一小...
第四章 佛學之宇宙論 第三節 四劫佛典分世界之成壞為成住環空四期,或稱四劫。劫者,澤云時分、大時、長時。此大時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計算,時極少為剎那,時極長為劫。從人壽無量歲...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五節 三乘共學一、三法印 印者,印定義,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內外之分,真偽之辨,正邪之別,皆以法印印定其說是否正確。如世公文,得印可信。一切經教,若有法...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四節 菩薩行果一、大乘與小乘 乘者,運載義,引伸稱運載諸有情,度生死海,到涅架彼岸之教法,名為乘。大簡小而言,求佛之教法為大乘。求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之教...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三節 緣覺行果一、名義 緣覺乘,又云中乘,亦云辟支佛乘,速則四生,遲則百劫間,修空法,不依如來聲教,感飛花落葉之外線,證辟支佛果,澤云緣覺,或獨覺。言...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一節 人天行果一、皈依三寶 1、皈依三寶的意義:學佛必從受三皈依起,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雖研習佛教,若不皈依三寶,仍不為...
第二章 佛學之史略 第二節 中國之佛學一、經律論之翻譯 佛教傳入中國時間,有種種異說。為一般所公認有后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和水平七年(公元64年)。但在此之前,即前漢...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 何謂法...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 釋迎牟尼佛一、釋名 佛有過、現、未十萬三世無量諸佛,但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于娑婆世界。創誕于印度是釋跡牟尼佛,即佛教之教主。釋迎,澤云能仁,禮讓...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 何謂佛...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編者序言 《佛學基礎》一書系界詮法師編輯?! 〗缭彿◣熕仔绽?,福建省福鼎店下人,1959年11月19日出生,自幼善根深厚,聰慧過人?! ?978年7月,在福建太姥山平...
第四章 佛學之宇宙論 第一節 三界六道及九地對于宇宙天體的構造,佛教認為是有情業力所感佛陀說教意在轉迷啟悟,所說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對于世界之形成不過于追究,諸般多隨世俗...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二節 聲聞行果聲聞者,為小乘行果,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間,修空法,終于現世,聞如來之聲教,悟四諦理,證阿羅漢果。因聞佛聲教,故名聲聞?!惰べ煹卣摗吩疲?..
第二章 佛學之史略 第一節 印度佛學略史一、結集三藏 佛應世時,親聞佛說,佛示寂后,依佛殖教,佛之遺教,由諸圣弟子所聞特結漠之法藏。然此法藏之結集,傳說非一?! 〉谝淮谓Y...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四節 何謂僧所謂憎者,梵語僧伽,澤云和合眾。即奉行佛陀教法的出家弟子。僧有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四種。僧稱為和合,主要體現在六和精神上。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