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對于認識這個詞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認識人或物這一層面上。后來上了學,慢慢體會到認識還可以用在某件事情上,那時最多的體現就是老師的批評,說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直到進入了讀書會和三級修學,才慢慢把認識與我們的生活、生死、生命聯系起來。
佛法告訴我們,我們對于世界的認識,決定了我們的觀念,我們的觀念會指導我們的行為,而行為的積累又會影響我們對于世界的認識。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次求醫經歷。我十多年前得了分泌性中耳炎,但當時醫療界對這個疾病認識不足,而我自己更是不懂,所以最后并沒有治愈,但大家卻都以為治愈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聽力在下降,我開始找醫生,但得到的結果是沒什么好辦法。我開始百度全國的五官科醫院,最后選擇了上海五官科醫院,得到的結論是需要動大手術,但不保證我的聽力可以恢復。
后來,我決定開始研究這個疾病。反正得病已成事實,與其這么不知所措,不如好好研究下,找條出路。我開始翻閱大量的相關文獻,慢慢地知道了這個疾病的產生原理,病灶的當前狀態和發展方向。然后我對各種方案都做了分析,對方案中會出現的各種風險都做了研究,最后按照我想要的結果選擇了適合的方案。因為對這個疾病的來龍去脈以及手術原理和風險我都有了非常詳細和準確的認識,所以在手術前后的心情和狀態都非常好。周圍的病友都不知道我干嘛要來住院,主刀醫生對我的表現很是贊嘆,說我是他見過的最牛的病人。
從這件事上我深刻地體會到,在我整個求醫過程中,認識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如果當初我沒有放下執著,我就不會去查閱大量文獻去明明白白地就醫,也就不會有后面一系列事情發生。我很可能在焦慮中選擇一個并不適合自己的方案,然后一家人持續糾結在這個病上,過著痛苦煩惱的日子。如果我沒有認識到疾病發生的原因,不能接受這生病的無常,我可能一輩子都會想不通。如果我沒有對手術的各種風險都做了研究,并認識到其中存在的無常,我不會有那樣灑脫的狀態,很可能簽個字都會哆嗦。正是我認識上的改變,使整個就醫的過程一直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過往的人生中,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處理得這么好,有些事情根本沒有這個病來得嚴重,卻放不下,有些結果比這個病的最壞結果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卻反而接受不了,其實還是認識沒有到位。在小組共修時我們討論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認識都是錯誤的”——有師兄不能接受,包括我自己。但媛媛師兄說“當我們的心與三寶的功德相應時,我們的認識是正確的;當我們與凡夫心相應時,我們的認識是被蒙蔽的”。是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不斷地修心。
善知識難遇,就好比我在查閱大量資料的時候,碰到了很好的醫生,提供了很多正確的意見,才沒有走偏,沒有遇到魏則西那樣的遭遇。所以我們要珍惜這樣的福報,精進修學,提升自己的認識,讓我們的認識回歸到世界的真實,去改變我們的生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