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入三級修學前,我對佛法十分向往,常常一個人到寺院,瞻仰佛像、看其他人敬香,雖然自己也想,但由于沒學過佛教文化,不懂禮儀,沒敢做。那時說不明白為什么,閑暇時總想去看看。母親信仰佛教,我也一直想學習佛法,想探究佛教是什么樣的,就是一直找不到學習的路。直到去年,遇到了智晨師兄,通過參加讀書會、學佛沙龍、菩提沙龍,帶著懵懂的歡喜,我入班了,終于找到了學佛之路。
現在想想,幾個月前,自己的生命品質是很低的。生活處于麻木中,更多的是混日子。下班吃過晚飯后,時間大多被電子產品控制著,不厭其煩地刷著朋友圈,也不知道哪來的耐心,沉溺于一個接著一個的娛樂節目,追著一集又一集的電視劇,沒有盡頭。自己也很想改變這種揮霍光陰的狀態,但是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敗,無力拯救自己,在痛苦中麻木著。
工作中,我常常和同事攀比,認為其他人沒我付出得多。對于同事取得的成績十分不屑,心想,這算什么,他哪里哪里做得不如我好。大腦不斷思考他人的不足,隨喜自己的優點,內心更加不平衡,嗔恨、妒忌等各種情緒左右著我,很長時間我都不開心。發工資時,看到自己比他人低,就會抱怨領導不公平;看到自己比他人高,內心會沾沾自喜,還想再高。
由于從小的家庭教育,工作中我偶爾也會想起主人翁精神,但往往持續沒多久就忘記了,又回到了自己的狹隘中。同事的評價,我也十分在意,說到自己的問題時,會立刻與其辯駁,想證明自己。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因為和同事言語沖突,哭過好幾次。那時想,自己為什么這樣弱小,挨欺負。想改變自己,但找不到出路。生命在痛苦中白白地浪費著。
工作和生活給我帶來很多煩惱,內心慢慢地產生了自卑,常常把自己的心門關得緊緊的。什么事都不愿意積極主動,往往是從負面思考,和周圍人接觸也減少了,并為自己找好了理由——價值觀不同。這樣,人際關系也出現了問題。同時由于自卑,還在內心形成了強烈的對立面——自傲,認為其他人不如自己,心里常常批評他人不足。那時我的內心每天都處于痛苦中,一度迷失在路上。
入班后,我的修學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才開始就出現了時間不具足的問題,想出無數種辦法都不能解決,又不愿給輔導員添麻煩,一個人暗暗煩惱著,最后不得不開口。輔導員說:“放心,什么事都有辦法解決?!边@句話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每當我想起,我都更加堅定了信念。
幾個月的修學對我改變很大。生活中,我漸漸減少了對手機的依賴,不再無底線地刷屏。每天下班后,電視節目對我也沒什么吸引力了,更多的是閱讀當期法義。吃過飯不愛收拾家務的壞習慣也改掉了,現在都是第一時間收拾好,不再拖延。對于生活中的這種變化,以前是十分向往的。之前總是被煩惱牽引著不能做到,這幾個月不知不覺就做到了??吹阶约焊淖?,很是歡喜。
工作中逐漸減少了攀比心,更多的是安住。記得有一次設備出現問題,我主動承擔維修工作,克服層層阻力,沒有考慮有無回報,就想為單位做點事,后來單位領導給了嘉獎。我認識到,每天都要帶著歡喜心工作,安心工作不去外求。這些是學習佛法給我帶來的改變,我的修學路更加堅定了。佛法改變了我面對問題的態度,我的心變得柔和,減少了檢討他人,更多的是隨喜他人。是佛法的智慧讓我重新回到正軌,找到生命的意義。
如果沒有走入三級修學,改變自己簡直是天方夜譚,那樣的狀態現在想想都痛苦。避免重回過去,我要追隨導師,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