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皈依三寶佛是先知先覺,開創佛教的〈教主〉;佛所覺悟而說出來的真理——法,是佛教的〈教義〉;僧是專為繼承佛陀,去推動佛教傳布教義 的〈教團〉這‘佛’、&lsq...
第十課 學佛與做人〈信佛〉,應該叫做〈學佛〉。這是說 :我們對釋迦佛,不但是信仰崇拜 ,而且要以他為模范,跟著去學習,希望自己將來也得成佛?! ♂屽确鹪谑罆r,能夠忍受劇烈的...
第五課 太子成道太子自己一個人,渡過尼連禪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牧童蘇諦耶在一棵菩提樹下,用草鋪了一個座位,太子即在草座上靜坐,他發出堅強的誓 愿:“我不成正覺...
第二課 青少年時代太子七歲時,凈飯王便請了許多名師進宮來教太子語文、工藝、醫藥、論理和宗教等各種學問。聰明的太子到了十二歲時,連印度最高深的宗教四吠陀學術也精通了。后來...
第六課 宏法利生的事業(一)佛陀成道后,便準備他應做的事情,他要以偉大的慈悲心和深邃的智慧,宣揚真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谑撬x開菩提迦耶,到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去教化喬陳...
第一課 太子誕生二千六百多年前,在喜馬拉雅山南麓,有一城邦,名叫迦毗羅衛國,統法者凈飯王,英明仁慈。王后摩耶夫人,是天臂城公主,為人十分賢慧 。王后在四十五歲時,懷孕太子...
第八課 佛陀進入涅槃佛陀自從成道后,就席不暇曖地四處弘揚正法,足跡踏遍恒河兩岸。直到八十歲那年,從摩竭陀國到毗舍離,身體染了疾病,自知將在三個月內涅槃。又漸漸向前走,途...
第四課 修道當凈飯王看見車匿回來,悲痛萬分,立刻派遣大臣去追太子回來。但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堅決,對來追的大臣說 :“我如果不覺悟真理成佛度眾生,誓不回宮。” 國王無法...
第七課 宏法利生的事業(二)須達多長者皈依佛陀,在喬薩羅國舍衛城建筑祗園精舍,供養佛陀。這寺院的規模比竹林精舍更宏大。是佛佛陀在北方說法的根據地。 喬薩羅國的波斯匿王和王后...
第三課 出家悉達多雖然是個王子,但他看見當時印度四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很不滿意。他常想:“首陀羅為什么做奴隸?難道他們不是人嗎?要如何才能使他們過著平等自由的生活? ...
第十一課 止惡行善白居易是中國唐朝的大詩人,他對佛法,有真誠的信仰。他在杭州當刺史時,有一天,到秦望山去,和鳥巢禪師討論佛法?! ?ldquo;佛法的大意是什么?”白居易問?!?..
第十三課 十善佛陀說了五戒,又說十善;十善是比五戒更進步而更完善的行為規律?! ∈剖牵阂?、不殺 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口;七、不綺...
第十二課 五戒佛陀說 :做一個良善的人,起碼要實行五戒。即: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 一、不殺生 每個人都是愛護自己...
第十五課 因果業報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一粒瓜種,種下地里,沒有意外的損礙,總 有一天會抽芽長大,而開花結果的;而且所 結的果子,一定是瓜,不會是豆。這種...
第十四課 緣起的人生宇宙萬有都是從因緣所生起的,沒有一件事物能夠例外;所以‘因緣所生起’,就成為一條永久不變的定律;佛就叫這定律為〈緣 起〉?! 【壠鸬娜松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