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put id="mtcxz"><li id="mtcxz"><address id="mtcxz"></address></li></input>

          大悲咒快誦網
          大悲咒快誦網
          初識佛法須知 佛學的真面目 法苑談叢 教規禮儀 佛門禮儀常識
          主頁/ 初識佛法須知/ 文章正文

          讀經教育和國學教育不同

          導讀:讀經教育和國學教育不同 《凈土》雜志 文/王財貴我推動讀經以來,只倡導家長和老師教孩子讀經,而且只是老實的讀經。如果家長老師有興趣學習,我也只希望他們老實的陪孩子讀經或老實的自己讀經。我從不想邀...
          讀經教育和國學教育不同

          《凈土》雜志 文/王財貴

          我推動讀經以來,只倡導家長和老師教孩子讀經,而且只是老實的讀經。如果家長老師有興趣學習,我也只希望他們老實的陪孩子讀經或老實的自己讀經。我從不想邀請什么學者作國學演講。因為我知道不只兒童聽不懂,家長和老師如果不讀經,聽了也不懂,懂了也沒什么用。

          當然,有些辦教育培訓的人會請國學專家去演講,但這種主辦單位大部分是辦國學的,不是辦讀經的。如果是讀經的培訓,請國學專家去講課,往往都把讀經的氛圍弄亂了。

          辦國學和辦讀經,都是出于對文化的關懷,都是很好的,我一向是不予分別的,今后也是。在此時代,欲為華族文化盡其挽救之力,合力都來不及,何苦再妄加分別?但如客觀地要做嚴格的分別的話,亦稍有特色可尋(所謂特色者,只是一種在理論的認識和操作的手法上有傾向的不同,非本質的不同)。

          辦國學的人有兩路,一路是從前清的蒙學教育傳承過來,一路是從西方的體制教育轉型過來。其辦學的人自有原初對教育的觀點,未能全部化解,今再加上讀經,欲兩得其美,故其用心比較強,想法比較多,教學目標比較廣,教學活動比較熱鬧。如:要從識字開始,要從蒙書開始,要教禮儀規矩,要講解文義等等。所以對教師能力的要求比較高,要有學問,以便在傳授知識給孩子時不會傳錯,又要有品德,以作學生的人格表率。所以老師需要經常接受培訓,以增長其能力。而此種能力不是一天兩天能成事,所以就需要老師進行嚴格的自我要求。

          若辦讀經,則很簡單,只要肯咿咿呀呀地教孩子念,陪孩子讀,所以阿貓阿狗都能教,所以很少需要培訓,如果要培訓,也只是加深其對老實大量讀經理念的認識,保任他老實大量讀經的信心而已。

          一些國學老師,一般是主張國學教育的,或去演講的地方是偏向辦國學的,或所遇到的向他們請教的家長老師是教國學的,所以一定會感覺到老師家長的素質比對起國學教育的目標,差距太大了。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簡直是緣木求魚,且有后患,那可真是令人大大煩惱的。

          但如果是只讀經,則家長老師當下的素質,即與其教育目標相符——家長老師都很謙虛,都自知是無學無德之人,故不敢說自己要來傳學問、示德行,乃只是孜孜于將古圣先賢的典籍佳篇傳接下去,左手拿來經典原文,右手原件轉交給下一代,即完成其萬世圣圣相傳之任務,何等簡易。故若真老實大量教讀經,愈教愈輕松,愈教愈愉快!而我相信人性本善,天下沒有不思長進的人,本來素質有所欠缺的家長老師們,因為教孩子讀經,他們也多少讀一些,至少也側聞一些。在經典長期的熏陶下,素質也愈來愈高起來——這不只是臆測,也已日漸證實。

          一般國學老師,一般很熱心教育的人,若不很明白讀經理論和實務,未清楚思考過教育與時代的復雜問題,想當然地認為教育就該如何如何完美,幾乎都會如此擔心。如前些年我遇到錢遜教授,提出教材要精選,教法要深入人心,師資上要先培訓出足以勝任此大業的教師團隊等等。我說,等到那時,中華傳統文化都在哪里了,誰還來教讀經?

          觀此,則我最初的判斷是不錯的,所舉這些擔憂都是教國學者的毛病——也只有教國學的人才會有這些毛病。

          所以就老實教孩子讀經吧!教孩子老實讀經,家長和老師自己也老實讀經。講國學老師們,也來倡導老實讀經!

          莊子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這樣的時代里,不要有太多的妄想。孟子說:養生送死而恐不暇,奚暇治禮義哉?文化斷喪百年,今天才有一點苗頭,連一點基礎都還沒奠定,就煩惱孩子不懂這個,沒學那個,哪里又沒學好規矩了,哪里又不像個圣賢樣了……并且擔憂老師和家長都還沒培訓好,沒有一批堅強如圣人的隊伍,怎可輕易教孩子、傳國學?——這些太多的要求,其實是不如理,不應機,不踏實的,都是虛妄。不僅因為其期待不可能達成而虛妄,乃至于這些想法傳播出去了,會讓人不能明辨國學教育與讀經教育之分別的人,感覺原來讀經是一場兒戲,將障礙許多老師和家長,令得他們不愿或不敢給孩子讀經。如此障人智慧之罪上達于天,下入于地,永不可贖。故老子說:不知常,妄作,兇。

          天下的事沒那么復雜,不需那么多的擔憂??蓳鷳n者,只是小孩沒老實大量讀經,家長和老師自己也不老實大量讀經。

          孩子老實大量讀經了,現在令人擔憂的家長和老師的這些毛病,包括無德、無才、功利、卑賤等,將來孩子長大了就不會有,因為這些讀經長大的人,必將是德才兼備,功利心弱,人格自然高貴。

          家長和老師大量老實讀經了,自身的毛病也將有所改善。于是如果聽到一些國學老師貨真價實的演講,就不會聽不懂,也就不會沒興趣了。

          所以國學老師們如要免除其煩惱,唯一的辦法是:推動成人和兒童老實大量讀經,不要再去解經,說國學了。否則,他們的煩惱必定如影隨形,不得解脫。這不是自找苦吃么?

          不過,我也要多反省,為什么我認真倡導讀經教育,并沒倡導國學教育。而自以為是遵從我的倡導的人,卻轉而去教國學,而且比例相當多。那些人往往自己要求自己要德能兼備,且立志要培養出德能兼備的孩子,乃至于認為當下就要看到孩子的德能兼備才對得起孩子。于是常?;剡^頭來批評我,說我的理論太簡單,沒照顧到孩子身心靈的全面發展,沒教出完美的孩子。因此,那些人做起教學來聽說并不輕松。但還是有那么大比例的人都往那條路去了。這是大家要深深反思的地方。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免费网站色视频日本_日本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三级18_成人免费无码婬片在线观看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1. <input id="mtcxz"><li id="mtcxz"><address id="mtcxz"></address></li></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