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佛身「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后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挂话惴鸬茏映R陨环攴鹗?,未能親睹佛陀的身相金容而引為憾事。然而在兩千多年前進入涅槃的佛陀...
第五課佛像的種類佛陀應身的金容涅槃已經兩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時代的我們,只能瞻禮到佛陀的圣像,初學者也只有從圣像上才可以對佛陀莊嚴的相好,慈悲的金容稍有認識。今以佛陀圣像...
第四課佛德佛陀是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的圣者。三覺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萬德即: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等。由于佛陀具此異于三乘的殊勝功德,因而受到世人...
第一冊自序 星云 佛教需要現代化! 佛教現代化缺少的東西很多,最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一九五七年,菲律賓有佛教主辦的社會中學,透過印順長老要我為他...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由于應化不同,各有別號,或取因言「彌勒佛」,或取果言「阿彌陀佛」,或取性言「毗盧遮那佛」,取相言「盧舍那佛」,取行言「釋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
第一課佛的意義佛教信仰的主要內涵在于向「佛陀」學習,此即所謂「學佛」;亦即以佛陀為導師,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勝功德,達到三覺圓滿,萬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
第六課他方佛名佛教的時空觀主張「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佛經中經常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說明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存在。但是凡夫不信有他方諸佛,因為沒有親眼看到。其實,事...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教主、教義、教徒,是構成一個宗教的三大要素。我們要想了解一個宗教的內容,以及一個宗教是否為我們人生所需要,我們一定先要了解一個宗教的教主。他...
第八課法的意義佛法僧三寶,佛依法而證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為人天師范,故三寶以法為中心,以法為尊貴?! 》?,梵語「達磨」,意譯為「軌則」。法的定義很多,廣義而言,泛指宇...
第九課佛陀說法因緣佛陀在正覺以后,想起救渡眾生的大事因緣,心自思惟道:「我所證悟的真理, 是與世人錯覺所見的相違。世人所沈迷的快樂,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佛陀說法,善于觀機逗教,應病與藥;佛陀敷設八萬四千法門,然而「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療治眾生身心疾病的良藥,...
第十一課佛法的內容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當時并沒有任何文字記錄佛陀的言教,皆以口傳記憶方式傳誦。佛陀入滅后,弟子們深恐佛陀的遺教散佚,同時也為了確立教法的流傳,于是由大...
第十二課經典的來源記錄佛陀教說的典籍,稱為經典。有了經典的結集,正法得以源遠流傳至今。關于經典的來源,根據《長阿含·游行經》記載,佛陀入滅后,弟子們頓失依怙,竟有一...
第十三課譯經事業佛教發源于印度,東傳中國,大放異彩,主要得力于經典的漢譯?! ∮捎诜鸬涞姆g流傳,帶動佛學的研究風潮,開創出中國八大宗派蓬勃發展的新風貌,并且豐富了中國...
第十四課僧的意義「僧依戒住,僧住則法住」?!干故氰笳Z「僧伽」的簡稱,意譯為「和合眾」, 即指信奉佛陀教義,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