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由這簡單的兩句話,就可以了解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為我國民間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觀世音菩薩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莊、船...
第六課普賢菩薩的大愿普賢菩薩是華嚴三圣之一,是有名的大愿王,也稱「普賢薩埵」、「普賢大士」、「普賢如來」、「遍吉士」等,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與金剛薩埵同體,是佛陀的助理...
第五課智者文殊菩薩文殊師利,簡稱「文殊」,又作「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出世時有許多瑞相,相貌莊嚴,具三十二相。成道后的文殊,...
第三課菩薩道的次第大乘菩薩的思想,源于佛陀自述往昔因中所行所為,在十二部經中的「本生譚」提及有發心者,為求佛道,精勤不休;為利有情,不惜身命的大乘行為和思想。凡開始發菩...
第一課菩薩道的起點菩薩是印度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凡是覺悟到生命苦空無常,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不論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
第七課地藏菩薩的事跡「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地藏菩薩的寫照?! ≡谥T大菩薩中,地藏菩薩與觀音、文殊、普賢等,同列名為「悲、智、行、愿」的代表。關...
第八課彌勒歡喜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一首贊偈是當初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共同在底沙佛前修學時,因為多修此一贊歎法門,...
第九課藝術家馬鳴菩薩「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話證之于馬鳴菩薩對佛教弘傳的影響,誠不虛言也。...
第二課菩薩道的實踐吾人學佛修行,若依二乘聲聞、緣覺,只求自覺自利,非是究竟圓滿法門;唯有發心立愿,廣修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道,才能自度度人,圓滿佛果?! 〉谝徽n,我們從菩...
第十課八宗共祖龍樹菩薩在佛教的經師、律師、論師、禪師、法師當中,集「千部論師」、「八宗共祖」之美譽于一身者,唯龍樹一人?! ↓垬淦兴_,生于佛滅七、八百年左右(公元四世紀...
第十一課破邪的提婆尊者「但愿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是大乘菩薩道的具體實踐;「若為正法久住故,破邪顯正死無憾」,則是提婆菩薩的精神寫照。...
第十二課唯識家無著大師「密富禪貧方便凈,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臺宗」,從這首八宗偈語可以得知,法相唯識的名相繁瑣,義理層次復雜,學法相唯識者,必須耐...
第十三課千部論師世親菩薩「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入滅后,由于弟子對教法的體會、主張不一,佛教形成部派分裂局面,而有「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分歧。然而...
第十四課勝鬘夫人的十大受勝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優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踰阇國友稱王的妃子。因受父母薰陶,皈信佛法。然而其弟琉...
第十五課《維摩經》與維摩在佛教里,有一部文辭流麗,深具文學價值的《維摩經》,經中的主角是一位不可思議的人物——維摩居士?! 【S摩居士「宿植德本,久成佛道」,名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