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佛在王舍城。王舍城由國王影勝執政,王有一大臣名叫大象師,其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他長大后娶了妻子,與她共度美好時光。不久其妻懷孕,九個月后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因小孩子是角宿(二十八宿之一)日降生的,也是大象師的兒子,故取名為角宿大象,并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喂養他。角宿大象長大后,精進學習騎駿馬、騎大象等騎技,學習各種武藝以及大小五明等一切世間的學術。大象師夫婦去世后,角宿大象繼承父業,繼續作影勝國王的大臣。他也娶了妻子共同生活,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具足信心,皈依受持凈戒,行布施積累資糧。后來,他出家了,并精通三藏,成為著名的三藏法師。
眾比丘到王舍城中化緣時,聽說角宿大象已經還俗(Uppabbajita),返回后,在世尊前呈白:“世尊,聽說角宿大象已舍戒還俗了。”世尊告諸比丘:“角宿大象與其他人不同,暫時他雖還俗,但不會久留家中,以后他還會出家,并能獲得羅漢果位。”世尊如是授記。(師言:有的大德雖然暫時還俗,但還是可以饒益有情,比如:密勒日巴尊者的大弟子惹瓊巴,相貌非常莊嚴。一次,他到尊者家里,尊者請他吃飯,但因尊者的糌粑和酥油都是舊的很難吃,惹瓊巴不愿意吃。因為惹瓊巴的相貌殊好,當地的姑娘們都愿意供養他,所以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欠妥,如果繼續留在上師身邊對他老人家納受供養成了障礙,不如到衛藏(拉薩)去。而尊者不贊成他去拉薩,一再挽留他,最后尊者拉著他的衣服告訴他不要走,可他掙脫了。尊者說:“你已經違背了上師的教言,以后肯定會遇上違緣的。”惹瓊巴執意要去拉薩。到了拉薩后,出現了違緣,他與一位拉薩姑娘結婚了,二人生活得極為貧困。姑娘有一顆寶貴的松耳石交給惹瓊巴保管。一日,密勒日巴尊者想知道惹瓊巴在作什么,就幻化成乞丐的形象到拉薩看望他。正巧阿吉拉(拉薩人對姑娘的稱呼)出去了,惹瓊巴坐在家里見一乞丐蹣跚走來,他不知此是上師的化身,對之生起了大悲心,家里無他物可施就把妻子那顆寶貴的松耳石施給這個乞丐。尊者見弟子的行為后覺得:我的弟子雖然還俗了,但他的悲心沒有改變,還是很好的,之后尊者返回康區了。阿吉拉回來后不見了松石,與惹瓊巴大鬧了一場,為此惹瓊巴生起了厭離心,重新返回康巴。當時密勒日巴尊者準備給弟子灌頂。他要求每一個聽授灌頂的弟子必須供養一個財寶,沒有供養的人不許參加灌頂。惹瓊巴很痛苦,心想我原來在康區條件具足時,上師從沒向我要過供養,但現在我如此貧窮,上師卻要我供養,今天我沒有得灌頂的機會了。正在他痛苦不堪之時,尊者告訴眾人:“你們看,惹瓊巴已經供養了松耳石,其他人也需要這樣的供養。”邊說邊從曼茶盤里拿出原來的那顆松耳石。惹瓊巴恍然大悟,對上師生起了不共的信心。灌頂后,尊者又讓他馬上回拉薩去,惹瓊巴很不愿意去,他在一支道歌中唱道:我自己想去的時候,上師不讓我去;我不想去時,上師又偏讓我去拉薩。他去拉薩以后,把以前的妻子也度化了。所以,有些根基好的弟子,還俗了還有機會出家。以前智悲光尊者四大弟子之一,無畏盔甲來到康巴時,因違緣還了俗,很多人不知其密意而作各種誹謗,但他以在家人的形象度眾生的事業也非常廣大。)
世尊觀知調化角宿大象的因緣已成熟。一天早上,世尊著衣持缽到王舍城化緣。來到角宿大象門前時,角宿大象見到房間里一片光芒,他覺得這肯定是佛的加持力。一個人告訴他,佛陀已到他家門口,他急忙到門前于佛足下恭敬頂禮,祈求:“世尊有何吩咐,我一定照辦。”世尊言:“無他,只希你立即出家受持凈戒。”因釋迦世尊在因地時,生生世世沒違背過上師的教言,所以,即生中任何人也不會違背佛陀的教言。角宿大象馬上跟著佛陀回到祗陀園。佛給他傳了比丘戒,也傳授了教言,他精進修持后得到阿羅漢果位。